長江商報消息 專家建議:在原店附近系統家具重建老店,維持造血再開分店
  本報訊(記者 劉倩雯)“以前在武商路一年能做到一百萬,現在在江漢路每個月能賣到4萬塊錢不得了了。”昨日下午,五娭毑臭乾子店的老闆江濤在後廚房一邊熬著配料醬汁,一邊嘆威剛記憶卡氣。
  五娭毑臭乾子原址在武商路的一家美食城,因武商路整體改造,江濤被迫將中谷餐飲設備店面搬遷至江漢路悅薈廣場。儘管江漢路比武商路人氣旺,但五娭毑的銷售額不僅不見漲,反而整體下滑達60%,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?”
  起源
  美食節撈到第一固態硬碟優點桶金
  “臭豆腐和臭乾子其實是一個東西,只是各個地方叫法不同而當鋪已。”江濤解釋,武漢市民一般叫臭乾子。
  2008年,江濤的一個舊友回漢,在一家菜市場做起了豆腐生意,“一般的豆製品都是靠石膏定型,他家的豆腐都是用自己家的老鹵水(即發酵水)點滷定型,做出的豆腐細、嫩、白。”江濤覺得,以小作坊模式傳承老手藝有些可惜,便尋思著開店,恰逢武展開辦龍蝦節,“租門面做生意還不知道深淺,不如先從廟會試手。”
  龍蝦節持續了一個月,江濤的臭乾子平均日銷售額達到了5000元,他立即在武商路上的一家美食城盤下了一個檔口,撐起了“五娭毑臭乾子”的招牌。
  “當時美食城附近有兩三家做長沙臭豆腐的,但才兩個月,江濤的臭乾子店門口已經排起隊。”一位曾經同在美食城做小吃生意的人說。
  不解
  日銷額最多1600元
  2013年年底,因武商路整體改造,美食城被迫拆遷,所有的小吃店主不得不另謀新址。江濤最後選擇了江漢路悅薈廣場靠近地鐵的臨街門面。
  “10多個平方就要3萬塊錢一個月,只能和友友石頭餅合租一個門面。”儘管是合租,但租金還是比武商路上貴了一倍。“貴一倍就貴一倍吧,這裡人氣也比武商路旺好幾倍呢。”
  起初江濤還寄希望於高人氣地段能重拾武商路的輝煌業績,但3個月過去了,每月銷售額只有三四萬元,比在武商路下滑60%,“以前每天能做三四千塊錢,現在打破天也只能做到1600元。”
  支招
  老地方附近重開店
  武漢市經信委創業導師張欣在瞭解相關情況後建議江濤,先在武商路附近尋找新的門面重拾老顧客,“店鋪在原址的口碑已經建立起來,離開原店意味著失去了根基,店鋪想開枝散葉還是會有些困難。”
  “江漢路地段儘管人氣非常旺,但是小吃區也非常多,包括前進五路、happy站台等,所以新店入駐後需要一段時間來培養顧客。”
  張欣認為,相對於友友石頭餅的口碑,江濤的五娭毑臭乾子在前期樹立口碑時只在武商商圈被知曉,“重開老店,維持基本造血功能再開分店,整體銷售和口碑才會逐步好起來。”
  昨日,江漢路上,江濤的臭乾子店前,並沒多少顧客。
  本報記者 徐楚雲 實習生 張夢倩 攝  (原標題:臭乾子攤挪個窩 百萬銷額直降六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re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